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 > 调查报告

校园食品调查报告

时间:2025-04-23 15:25:13
校园食品调查报告

校园食品调查报告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校园食品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园食品调查报告1

一、调查原因

如果你从中小学门前经过,你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中午休息或者放学后,大部分同学不是向家的方向走去,而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如饿虎扑食般地朝学校对面的小卖部或者周边的小摊点冲去。他们掏出家长给的零花钱,买了一些色彩鲜艳、包装简易,还赠小玩具的食品或者买了一些“吸足”了灰尘的“串”食品,它们到底是什么?你们吃过它吗?你们喜欢它们吗?于是,我们就此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地调查。

二、调查对象

这次有关食品安全的社会调查以全校以及周边小学生为调查对象。

三、调查时间

20xx年7月——20xx年8月

四、调查方法

第一种是网络调查(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成网络版调查问卷,通过qq群发动调查)

第二种是利用双休日到公园、社区、文化宫、图书馆等地方进行随机调查。

第三种是利用学校召集日对校内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五、调查的结果

我们就对于这些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的喜欢程度,调查了60名同学。情况如下:40名同学经常吃,18名同学曾经吃过,2名从没吃过或很少吃。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经常到学校周边小卖部买这类食品吃的同学比较多。在问到原因时,同学们有的说“好吃”,有的说“因为好玩”,还有的说“便宜”。这些便宜的食品,真的那么好吃吗?它们卫生吗?经常吃这些食品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影响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调查。

我们暗访了学校的周边的小店以及街摊,而且特意购买了一些食品进行分析。来回的路上,我们看到很多小朋友把这些街摊围得水泄不通,都抢着购买。我们亲眼看见了营业者用刚抓了钱的黑乎乎的手剥香肠,因为反复利用,锅里的油已经变了颜色,就连马路边上交通安全也成了隐患……我们将买回的食品,经过仔细观察、分析,发现这些食品的安全不合格,如糖果的色彩过于鲜艳,明显是色素超标;薯片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既没有生产厂家,也没有生产日期和任何的安全合格标志;那些油炸食品制作相当粗糙,根本谈不上卫生……

带着调查的结果,回来后我们上网查找了相关资料。据网上资料表明,这些小店里出售的食品主要存在色素超标、重金属含量超标、防腐剂超标、卫生指标不合格等多项问题。一些生产厂家为了追求食品的颜色、口感、新奇等,在生产小食品过程中不按国家食品标准使用添加剂,或滥用不合格、不允许使用的添加剂,致使大量不合格甚至有害的食品损害我们的健康。因此我们为了自身的安全着想,不要再去购买那些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危害的小食品。

六、调查分析

1、因为同学们中午挑食或者不好好吃饭,直接导致同学们下午放学时,饥饿难忍。

2、这些食品中添加了一些添加剂,使得食品颜色鲜艳、“口感较好”,因此会吸引很多的学生们。

3、很多食品中附带一些小玩具,有的同学为了攒这些玩具,于是就来购买。

4、同学们互相攀比,也有学生请客的情况。

七、调查建议

从上面的结果与分析可以看出,多数同学还是注重食品安全的,极少数同学有时会忘记一些食品安全的问题。为了我们的健康,为了我们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在这里我要提几个建议:

1、请各位家长叮嘱自己的孩子注意食品安全问题;

2、请同学们时刻告诉自己要注意食品安全问题,坚决不要购买学校周边质量不过关的小食品,吃好正餐,多吃水果。

3、各班同学和老师将食品注意事项写于纸上,贴于教室醒目的地方;

4、学校可让一位老师站在小店前,告诉学生不要购买零食;

5、学校应当加强伙食管理,让同学们中午能够真正吃饱、吃好。

6、食品安全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周边商店的检查,使同学们免受这些垃圾食品的危害。

校园食品调查报告2

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力争使主题教育与市场监管中心工作“两手抓、两促进”,杭锦旗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开展秋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检查的基础上,通过听取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情况介绍,实地检查学校食堂、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开展了专题调研。从总体情况看,我旗学校食堂安全总体状况良好。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旗学校食堂分布情况

杭锦旗有29所学校,学校食堂28家(实验小学不提供就餐),其中伊和乌素所辖区内3家,锡尼一所辖区内8家,锡尼二所辖区内8家,独贵塔拉所辖区内3家,吉日嘎朗图所辖区内2家,巴拉贡所辖区内4家。校园内有小食杂店6家。其中9所学校周边有食品经营户。

二、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与成效

(一)成立专门的工作组,强化学校食品安全监管。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在监管人员中精心挑选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组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组,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杜绝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二)引入食品安全综合评价机制。每学期联合教体局对所有学校、幼儿园开展一次食品安全综合评价。从主体责任落实、场所环境、设施设备、采购储存、加工制作、快检开展情况等方面对学校食堂的软、硬件、管理工作进行量化打分,并按分值情况对学校食堂进行分类排名,排名情况以文件形式上报旗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加强校(园)长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督促其按要求落实主体责任,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全力做好学校食堂的管理工作。

(三)在学校推行进货来源公开和陪餐制度。利用公共信息平台、在学校显著位置张贴食品原辅料进货来源公示表等方式向师生家长公开食品进货来源信息,组织学校相关负责人、部分学生家长与学生共同用餐,让其参与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督与管理。

(四)开展“你承诺,我监督”活动。根据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整治重点,让校园周边的食品经营户公开承诺,并将承诺书公示于显著位置,时刻提醒经营户规范经营行为。监管人员不定时对承诺的内容进行监督,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经营过期变质和“三无”食品等违法行为。

(五)推进“互联网+监管”机制,促进校园食品安全。为学校(幼儿园)食堂安装了“互联网+明厨亮灶”视频系统,监管人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对其操作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督促学校(幼儿园)食堂全面规范操作过程,保障师生饮食安全。

(六)加大“严管街”的整治力度。根据学生的饮食喜好和校园周边的餐饮单位的特点,严格加强对辖区学校及幼儿园周边的小餐馆、饮食流动摊贩、小加工点、小作坊等场所。制作了《食品安全温馨提示牌》悬挂于校园门口,引导校园周边的食品经营户自觉规范经营行为,配合城 ……此处隐藏8066个字……步将安全隐患触发。

④消费者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与安全隐患意识,其在购买食品之时未去关注相关的食品安全信息,最终引发安全事故。

4、参考性建议:

①国家应不断完善食品经营法律法规,加大食品安全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政府部门应大力发挥行业协会及相关消协的作用,使之真正成为沟通政府、企业、消费者之间的一座桥梁,并引导新闻媒体的人民喉舌的作用,大力普及宣传食品安全的知识,做好食品安全的监督和跟踪。

②加强生产者与经营者的法律意识与道德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食品生产者与经营者应牢牢树立顾客生命安全第一,顾客利益至上的理念,自觉执行相关的食品卫生安全法规标准,自觉采取保障食品安全的举措。

③开展科普教育,加大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大学生应加强自身食品安全知识水平,提高食品安全的能力,并在日常生活中关心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新闻,增强自身对于食品安全的认识同时,通过自身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积极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使更多的人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为校园食品安全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校园食品调查报告7

一、前言

目前,中国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使得“食品安全”成为社会热门词汇和人们谈论的焦点话题。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学校食品安全是最重要的。它不仅直接关系到师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也直接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我们课题组开展了此次校园食品安全调查。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够暴露出一些校园食品安全隐患,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二、学科的发展

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实地考察和访谈。我们对学校的一些餐饮场所进行了实地调查,了解教师和学生经常光顾的主要餐饮场所为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采取的具体措施,以及他们对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态度。我们希望借助我们的问卷反馈结果,让他们了解老师和学生目前对他们的措施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并在未来做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此外,我们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我校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评价。此外,为了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我们还采用了观察法和文献法。观察主要是指我们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和所见所闻进行一次情境研究。此外,我们还采用文献法,浏览一些资料、文献,尤其是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二手资料,甚至直接寻找一些与食品安全调查活动相关的话题和论文作为参考。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问卷摘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完善校园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促进校园食品安全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根据校园食品安全的现状和学生的消费特点,四川大学软件学院xx年级3班活动组制作了校园食品安全问卷。10月底和11月份对全校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84份,收回84份,有效84份。

根据问卷反映的内容,有以下几种情况:

1.74.6%的学生普遍选择在食堂吃饭,22%的学生在学校周围的小摊位或餐馆吃饭。53.2%的学生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总体评价满意,30.7%的学生不满意。食堂提供的餐具80%普遍安全,10.2%不安全;72.9%的人对员工的用餐环境和工作环境感到满意,10.3%的人感到不满意。65.5%的人觉得食堂的饭菜普遍新鲜,30.2%的人觉得不新鲜。

2.58.7%的学生认为学校周边小摊点或餐厅卫生状况一般,27.2%认为较差。89.8%的学生认为学校周围有不卫生的小吃摊。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注意小摊上是否有卫生许可证,看到哪里有好吃的就坐下来吃。同时,也有不少同学反映,学校周围的摊位上有油腻不卫生的餐具,似乎没有消毒。蔬菜没洗干净,叶子发黄;工作人员不穿工作服、指甲不剪、戴手饰的情况也很多。基础卫生设施不完善,操作不规范,管理不到位,食品质量不高。

3.对于可以储存的食物,大部分同学都会去比较正规的商店,注意价格、生产日期、厂名、保质期等事项。也有少数学生不注重商品质量,无论走到哪里都方便购买。因为大型超市有相对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所以他们销售的食品在安全性方面有更好的安全性,成为消费者购买食品的首选。所以在大超市购物还是比较放心的。大部分同学注重保质期,不买“三无”食品,但也有同学不知道哪些是“三无”;散装食品的质量问题仍然相对被忽视,大多数学生不会关注,这表明学生对散装或裸装食品仍然缺乏足够的识别能力。幸运的是,国家对散装或裸装食品采取了措施,可以更好地保证食品安全。

4.大多数学生认为目前应该采取舆论监督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大多数学生对食品卫生的新闻报道关注度很低,说明舆论宣传力度不够。毕竟,广播电视和家长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仍然是主要手段。虽然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和维权意识通过这些媒体得到了提高,但仍然相对薄弱。毕竟这些知识的来源是有限的。说明相关部门不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消费者维权观念有待进一步提高。

现场调查总结:

1.调查时间:xx年1月4日

2.调查地点:拉面餐厅和超市

3.调查内容:调查餐厅的食材是否新鲜,食品生产过程是否卫生,学生对餐厅的食品和用餐环境是否满意,调查周围私人餐厅的卫生许可证和超市销售食品的安全卫生情况。

4.概况及分析

一般来说,学校食品安全问题是通过的。

1.食堂用品

一顿饭的食材都是新鲜的,生产环境相对卫生,碗筷都是消毒的。用餐时,工作人员会及时清理桌子上的剩菜,以保持干净。

兰州拉面馆规模小,餐桌不及时清理是必然的,但总体还是不错的。

2.商业街

私人餐馆有卫生许可证。

超市采样的食品没有一种过期。

四、当前存在的问题

1、食堂工作人员不戴口罩,不卫生。

2、超市会卖便宜的不卫生的辛辣垃圾食品。

3、学生对食品安全不够关心。

五、对调查结果的建议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切实树立“学生健康安全第一”的理念

2、在商业街的每一个小店里,顾客对店里的蔬菜和肉类以及生产过程是否卫生进行投票。这样顾客可以有选择,同时小店也可以提高卫生水平。

3、在安全监管系统、工商、卫生等部门的努力下,学校还应定期对校园内外的超市、商店和食品零售摊位进行卫生监督,确保学生使用安全卫生的食品。

4、学校可以设立一个由学生组成的健康检查“小部门”,可以明确划分不同部门的职责。在校园内外开设超市、商店和食品零售摊位。

5、学生会可以在青年广场举办展板,加强学生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维权法律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维权意识,提高维权能力,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6、如果学生在学校内外发现不卫生的食物,可以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如果发现商品价格不合理,可以向消费者权益协会举报。

《校园食品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